
115年國中教育會考國文科試題,將依循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」語文領域的核心精神命題,重視學生閱讀理解、資料統整與語文運用能力。試題除涵蓋字詞音義與語文常識等基礎題外,更聚焦於篇章理解、文意推論及跨文本比較,其中文言文與白話文的閱讀分析,將是影響成績的關鍵。近年命題趨勢強調素養導向,題目常結合生活經驗、社會時事與圖表資料,要求學生具備跨域整合與資訊判讀的能力。這樣的設計不僅考驗基礎知識,也引導學生將所學語文知能應用於真實情境。
國文科考試資訊
考試科目 | 考試時間 | 題數 | 題型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
國文 | 70分鐘 | 42題(單一選擇題) | 每題平均約220字; 考生需在1分鐘內閱讀約140字 |
- 依據課綱: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
語文領域-國語文/第四學習階段/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 - 國中會考資源包:國中會考歷屆考題下載、國中會考解題影片
國文科會考趨勢分析
近年國文科會考的命題趨勢,已從單純檢視語文知識,逐步轉向素養導向的綜合評量。題型設計除了涵蓋字詞音義、語文常識等基礎題外,更大幅著重在白話文與文言文的閱讀理解,尤其文言文約佔三成,對整體成績影響甚鉅。此外,題目日益貼近生活情境與時事脈絡,並常融入圖表或跨學科資料,要求學生能夠轉譯、整合並分析多元訊息。國文科不再僅是「讀懂文章」的測驗,而是全方位考查學生應用語文知識解讀世界的能力。
1.考試題型分布
- 語文基本能力(字的形音義、詞語成語):
- 覆蓋基本識字量3,500~4,500字,字音以教育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為準。
- 約占10~12%。
- 文言文與白話文閱讀理解:
- 文體多元:考核白話文、文言文等不同文體的理解能力。
- 分析能力:評估篇章結構、寫作風格與特色。
- 文言文約占 28~31%,白話文約占45~50%。
- 語文常識:
- 包含標點符號、國學常識、應用文等,約占10~12%。

2.生活情境的素養導向題
圖表轉譯題目和跨領域文章增加,需要資料整合能力,考核學生運用語文知識分析、解讀圖表與跨學科資訊的能力。
- 結合生活情境與時事議題:題目可能從日常經驗或社會現象中取材,提升學生將知識應用於現實問題的能力。
- 跨學科整合:將國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結合,要求學生解讀圖表、文獻或數據資訊,尤其跨領域的題材,常搭配圖表出題,顯示圖表資訊判讀能力的重要性。
- 文意理解是會考高分關鍵:具備整合多元資訊、解讀圖文訊息、進一步推論評析的能力,才能脫穎而出。因此,廣泛閱讀與思辨訓練仍是備考的核心策略。
3.文言文閱讀
近年文言文題目占國文科總題數約1/3,相較整體答對率較低,顯示文言文考題是國文科取得高分的關鍵。
- 文言文特色為用詞精煉,常會省略主詞,閱讀難度較白話文高。
- 題目取材多元,不會僅限於文學領域,還有歷史、科學等領域,考驗跨科整合能力。
- 甲乙文對讀題類型:將兩篇不同的文章(甲文和乙文)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閱讀。需同時理解兩篇文章的内容,並找出它們之間的關聯性或差異性,更加考驗閱讀能力的掌握度。對讀題的選文可能是兩篇都是文言文或是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對讀。
國文科會考準備重點
國文科會考準備強調基礎與應用。首先是穩固字音、字形、字義與文化常識,確保基本題不失分。其次文言文閱讀力是得分關鍵,考生應透過斷句、翻譯與比較閱讀練習,逐步熟悉句式與語感。同時,圖表判讀能力已成必要能力,應多練習解讀統計圖、流程圖與跨域資料,並將其與文章內容整合。最後,透過歷屆試題與模擬作答培養速度與準確度,並加強「不必訂題」作文的素材分析與表達訓練。唯有結合廣泛閱讀與深度思辨,才能在國文科中展現核心素養,取得優異表現。
1.提升文言文理解力
- 鞏固語文基礎:穩固字音、字形、字義、詞語與文化常識,掌握基本題的分數。
- 掌握標題線索:閱讀文言文考題時,務必仔細閱讀詩文標題,因為它通常包含重要的解題線索。
- 每次閱讀文言文時需圈出主詞與動詞,練習斷句與嘗試翻譯。透過文章與題目大量練習,即可逐步建立對文言文句式與語感的掌握,才能穩健應對會考。
2.培養圖表判讀能力
- 會考國文試題重視圖表判讀能力,平時可多接觸不同類型的圖表,例如統計圖表、流程圖、示意圖等,並練習分析其內容。
- 練習找出圖表的關鍵資訊,例如標題、軸線、圖例等。
- 分析圖表的數據變化,並嘗試找出其背後的原因。
- 將圖表的資訊與文章內容結合,以利更全面地理解文章。
3.練習歷屆試題和模擬題
- 透過練習歷屆試題和模擬考題,可以幫助您熟悉題型,並提升閱讀理解速度和答題技巧。
- 在練習時,模擬考試情境,並計時作答,以提升答題速度。
- 作答完畢後,應仔細檢討錯誤,並分析錯誤原因。
- 針對錯誤的部分加強練習,以避免重複犯錯。
4.針對「不必訂題」的作文題型加強練習
- 近年會考作文題目出現「不必訂題」的趨勢,考生需依據提供的素材,例如廣告標語、新聞標題等,分析並寫下觀察與想法。建議多練習分析不同類型素材,例如產品文案、社會現象等,並練習歸納其背後的訴求和影響。
- 寫作時,應注意文章的結構,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。
結論
整體而言,國文科會考的命題已不再侷限於基礎知識的測驗,而是強調閱讀理解、資料整合與跨域應用的能力。文言文、跨域素養題與圖表整合題正逐漸成為命題核心,皆代表學生唯有掌握基礎與應用,才能在考試中穩健表現。備考過程中,廣泛閱讀、扎實練習與有效檢討,仍是提升成績的不二法門。
而翰林雲端學院國中總複習課程,正能透過結構化教學及針對性練習,系統化的協助學生有效準備,從容應對多元題型的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