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要如何準備?讀書計畫制定、各科學習策略一次網羅!

14 瀏覽
目錄

學測要如何準備?讀書計畫制定、各科學習策略一次網羅! 學測分數是錄取大學的重要依據之一,本文將為你介紹學測的範圍、題型、考試日期與成績計算方式,並說明要如何制定長、短期學測準備計畫,最後附上各大學測科目準備的重點攻略,學測複習線上課程推薦翰林雲端學院!

一、學科能力測驗是什麼?115 年學測什麼時候舉辦?

(一)學測是什麼?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介紹

學科能力測驗(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,GSAT),簡稱學測,學測是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(CEEC)主辦的全國性考試,其測驗結果可作為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等 3 種大學招生管道的錄取依據。

📌學測要考哪些內容?

學測共有國文、英文、數學 A、數學 B、自然、社會 6 大考科,考試題型涵蓋選擇題(包含單選與多選)、填充題(僅數學科有此題型)、非選擇題、混合題(指在單一題組內結合單選、多選、填充題)等 4 大類。 其中,國文科可再細分為 2 大項目: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(國綜)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(國寫,即作文,包含知性統整題和情意抒發題),此 2 項會分堂測驗。英文科雖然也有寫作項目(包含中譯英及英文作文),但並未分堂施測。

考試科目 出題課綱依據 測驗範圍
國文 108 課綱 必修國文(高一~高三上)
英文 必修英文(高一~高三上)
數學 A 高一必修數學、高二必修數學 A 類
數學 B 高一必修數學、高二必修數學 B 類
自然 必修物理、必修化學、必修生物、必修地球科學(高一~高二)
社會 必修歷史、必修地理、必修公民(高一~高二)

(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

📌考學測要帶什麼?

為了避免不小心將有違規疑慮的物品帶入考場,建議考試當日盡量減少隨身物品,攜帶應試所需的相關物品即可。以下整理出學測必備的 3 大物品,提供所有考生參考:

學測應試必備物品
文具 2B 鉛筆、0.5~0.7mm 黑色原子筆(黑色墨水筆)、立可帶、橡皮擦、透明筆袋或鉛筆盒
證件 有附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(身分證、健保卡、汽機車駕照、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、護照、居留證等) ※學生證、無照片之健保卡不能算是有效證件
其他物品 手錶(不可發出聲音、不可為智慧型裝置)、水壺、衛生紙、禦寒衣物(外套)、考前重點整理筆記等

※自 107 學年度起,大考中心已不再製發「准考證」,因此應試當日一定要攜帶有效的身分證明文件正本,以便進行查驗。  

(二)學測成績怎麼計算?各科配分占比、級分、五標說明

📌學測各科配分占比多少?

目前 115 學年度學測尚未施測,以下是 114 年學測的各科配分占比:

科目 題型 滿分 配分占比
國文(國綜) 單選題 多選題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 100 分
  • 單選題:48%
  • 多選題:28%
  •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:24%
國文(國寫/作文) 非選擇題 50 分
  • 知性統整題:50%
  • 情意抒發題:50%
英文 選擇題 混合題 非選擇題 100 分
  • 選擇題:62%
  • 混合題:10%
  • 非選擇題:28%
數學 A 單選題 多選題 選填題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 100 分
  • 單選題:30%
  • 多選題:30%
  • 選填題:25%
  •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:15%
數學 B 單選題 多選題 選填題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 100 分
  • 單選題:35%
  • 多選題:25%
  • 選填題:25%
  •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:15%
自然 選擇題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 128 分
  • 選擇題:56.25%(72 分)
  •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:43.75%(56 分)
社會 選擇題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 144 分
  • 選擇題:58.33%(84 分)
  •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:41.67%(60 分)

(資料來源:114 年學測各科考試題本)

📌學測級分怎麼算?

學測成績採計的是 15 級分制(最高 15 級分、最低 0 級分,缺考者以 0 級分計),其計算方式主要是以原得總分前 1% 考生之平均總分為基準得到「基準分」後再除以 15(小數點第 6 位四捨五入)作為該科的級距。每增加一個級距,依序往上得 1 級分。 舉例來說,114 年學測的英文科級距為 6.17067,某考生原始分 75 分,則原始級分=75 ÷ 6.17067 ≈ 12.1543,對小數點第 1 位四捨五入為 12,因此,該考生的英文科級分為 12 級。 ※國文科總分計算方式較特殊,需將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分數乘以 0.5,再加上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分數(國綜 × 0.5+國寫)。

📌學測五標是什麼?

「五標」代表的是考生在全體應試者中的相對位置。可將學測比喻為一場 100 公尺賽跑,原得總分是跑出的秒數,級分則是選手在這場比賽的排名,而五標就像是公布所有參賽者的前、中、後段成績分布區間。

  • 頂標:成績位於第 88 百分位數(前 1~12%)之考生級分。
  • 前標:成績位於第 75 百分位數(前 13%~25%)之考生級分。
  • 均標:成績位於第 50 百分位數(前 26%~50%)之考生級分。
  • 後標:成績位於第 25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。
  • 底標:成績位於第 12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。

📣114 年學測五標對應級分

考科 頂標 前標 均標 後標 底標
國文 13 級分 12 級分 10 級分 9 級分 7 級分
英文 13 級分 11 級分 8 級分 4 級分 3 級分
數學 A 11 級分 9 級分 6 級分 4 級分 3 級分
數學 B 12 級分 10 級分 6 級分 4 級分 3 級分
自然 13 級分 12 級分 10 級分 8 級分 7 級分
社會 13 級分 12 級分 9 級分 7 級分 5 級分

(資料來源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)  

(三)115 學年度學測考試日期

學測通常會在高三上學期結束後、1 月中下旬舉辦,考程為期 3 天。114 年學測已於今年 1 月 18 日~1 月 20 日舉辦,並於 2 月 25 日公布成績,目前 115 學年度的學測日期尚未確定,最新消息可至大考中心官網查看。 📣114 年學測考程表(僅供參考,115 年尚未公布)

 

1 月 18 日

(週六)

1 月 19 日 (週日) 1 月 20 日 (週一) 備註
上午 09:15 預備鈴響(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入場) 09:40 截止入場 10:20 始可離場
09:20~11:00 數學 A 09:20~ 11:00 英文 09:20~ 11:00 數學 B
下午 12:45 預備鈴響(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入場) 01:10 截止入場 01:50 始可離場
12:50~02:40 自然 12:50~02:20 國綜 12:50~02:40 社會
03:15 預備鈴響(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入場) 03:40 截止入場 04:20 始可離場
    03:20~04:50 國寫    

📣114 年學測重要時程表(僅供參考,115 年尚未公布)

項目 時間
學測報名 2024.10.29~2024.11.12
學測考場、應考資訊公布 2025.01.06
學科能力測驗 2025.01.18~2025.01.20
學測成績放榜 2025.02.25
學測成績複查申請 2025.02.26~2025.03.04

 

二、如何制定學測準備計畫?高三才準備學測來得及嗎?

高三才準備學測恐怕會有點倉促!建議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,就要提早開始制定並確實執行學測複習計畫。這段時間是關鍵的黃金準備期,若能善加運用,不僅能打好基礎、穩固弱項,也能減輕開學後的學習壓力,避免難以兼顧複習舊內容與學習新課程。 長、短期學測讀書計畫

(一)長期階段目標

如果你對安排長期的讀書計畫沒有頭緒,不妨先按照模擬考的範圍來規劃各科複習進度。當然,如果時間和精力許可,也可以適度超前,為自己爭取更充裕的準備時間。以下整理了從高二下暑假到學測前的複習進度建議,希望能幫助到因學習不利而感到迷惘的考生/準考生們:

  • 暑假期間:複習高一各科內容,將一、二冊範圍(通常也是開學後的第一次模擬考範圍)讀到精熟。有餘裕的學生,可再地毯式複習三、四冊內容。
  • 9~10月:複習三、四冊內容,並持續練習一、二冊的題目,以鞏固學習記憶並保持答題的流暢度。
  • 11~12月:練習歷屆模擬考,同時針對各科弱項範圍重點式加強,建議在刷題過程中整理錯題筆記。
  • 12月~學測前:考前總複習階段,建議以重複練習學測歷屆試題為主。測驗時建議同步計時,將每次寫考古題當作真實考試。

 

(二)短期時間安排

制定短期的讀書計畫時,建議以「一週」為單位,參照平時的課表來安排當週複習進度,幫助自己提升學習效率,並保留彈性調整規畫的空間。

  1. 盤點可運用時間:運用筆記本或手機行事曆列出一整天的時程表,刪去無法更動的固定時段(例如上課、補習、吃飯等)。剩下的,就是你可以自由安排的寶貴時間。
  2. 列出當週各科複習範圍:列出本週想複習的章節或題型,再根據自身的熟悉程度,估算每科大概需要多少時間(例如:解數學題需 2 小時、背英文單字需 1 小時等)。
  3. 將複習目標填入時程表:把列出的複習範圍依照評估的時數,填入時程表空格中。記得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,讓大腦有機會消化與整理學習內容!

複習舊內容的同時還得追趕新進度,是否讓你感到力不從心?翰林雲端學院貼心為考生設立「學測總複習」專區,提供一、二、三類的課程組合選擇,讓你能夠依照自己的步調,隨時隨地輕鬆複習,全力備戰學測!  

隨時隨地都能學習,學測總複習課程推薦翰林雲端學院!

 

三、學測科目準備方法有哪些?各科有效學習策略全公開!

 

(一)學測國文科準備方法

1. 熟讀核心古文 15 篇與延伸古文 30 篇

文言文考題占比約介於 35~45% 之間,以 108 課綱的核心古文 15 篇為命題主軸、延伸古文 30 篇為次要分支,題型範圍包括字形、字音、字義、語法及詞意辨識等。熟悉教材中的核心與延伸古文內容,才能把握住基本分。

2. 不能只靠背誦文言文拿高分

相較於偏重記憶型知識與國學常識的傳統題型,現今的學測國文題型已無法單靠死背文言文來取得高分。特別是針對形音義、修辭、語法等題型,更需要透過實際練習,才能掌握答題技巧。

3. 訓練閱讀理解能力

閱讀理解題占比超過 60% 以上,是國文科的命題重點。建議考生在作答時先快速看過題目,再閱讀題幹,並標示出人物、時間、地點等關鍵詞,幫助提升作答效率。

4. 吸收時事、跨領域閱讀,強化邏輯分析能力

國文科的題目強調跨領域閱讀,重視生活與時事的連結,台灣在地議題和當年度影視內容也常被納入考題。對於這類閱讀題組,盲目刷題的效果有限,考生應強化自身的邏輯推理及文本分析能力。 學測國文科準備方法 (圖片來源/Freepik)  

(二)學測英文科準備方法

1. 熟記學測、分科測驗(110 年前指考)單字

考生應熟記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公布的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(至少 5,000 個單字),並自行整理片語、單字、句型筆記,幫助系統化學習。在背單字時,不能只依賴單字書,還需透過實際練習單字用法,並搭配相關長文閱讀,才能有效建立長期記憶。

2. 掌握英文科測驗重點

題組型態多元的設計揭示了英文科測驗的核心重點,這類題型涵蓋上下文意理解、詞語與語法應用,以及對文章主旨的掌握,要求考生從中擷取關鍵訊息,並進行分析、比較和推理,最後做出最適當的書寫表達或回應。

3. 閱讀、收聽英文媒體,培養語感

除了學校的教科書外,平時建議多閱讀英文雜誌、新聞或書籍。想加強聽力的考生,也可以收聽英文演講或播客(Podcast)節目,廣泛接觸各領域的英文素材,藉此培養出答題語感。

4. 每週至少寫一篇作文,訓練手感

近年學測英文作文的出題趨勢,多以 2~4 張圖片為主軸,要求考生比較兩者差異並說明理由,因此需要多加強圖片判讀與描述能力,同時熟悉議論文的寫作結構。建議考生每週至少練習一篇作文,來訓練自己的寫作手感。 學測英文科準備方法 (圖片來源/Freepik)  

(三)學測數學科準備方法

數學科不像國文、英文科擁有高度靈活性,命題範圍相對明確,考生應於考前確實掌握教科書內容,熟悉各項公式和定理,並深入理解推導過程,以奠定堅實的解題基礎。

1. 數學 A 準備重點

  • 掌握大概念方向:數學 A 的出題方向偏重整體概念的理解,因此在考前準備時,不需花費太多時間鑽研過於細節的題型。
  • 多練習歷屆試題:透過練習歷屆試題,累積對經典題型的熟悉程度,久而久之便可觀察出既有的出題模式。
  • 注意生活閱讀素養題:即使是數學科,也經常會出現結合生活時事的基本題,請考生在作答前務必將所有的文字敘述與條件限制整理清楚,再進行運算。

2. 數學 B 準備重點

  • 熟悉基本概念:數學 B 雖然相對簡單,但近年來的考題難度有逐漸接近數學 A 的趨勢,因此考生仍需扎實掌握基本概念,才能靈活應對變化多端的考題。
  • 注意常考內容:第二冊的三角比、數列與級數、數據分析、排列組合,以及第三冊的平面向量與應用,都是歷屆試題中經常出現的重點內容。另外,矩陣的乘法及其性質的重要性也不容輕忽。
  • 確實練習題目:數學 B 的準備要點在於多算,才能熟悉基本概念的應用,並提升運算速度。

 

(四)學測自然科準備方法

自然科涵蓋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與地科 4 大領域,考題著重於圖表推理和閱讀剖析,概念理解題居多、計算題比例相對較少。唯有將 4 大科目融會貫通,才能有效應對綜合型的題目。

1. 物理準備重點

  • 訓練圖像化能力:物理考題中,常有題目不直接提供圖像,正確理解題意與具備自行繪圖解題能力是答題的關鍵。
  • 提升圖表分析能力:座標、折線圖、柱狀圖與表格都是常見的題型,想拿下物理科的分數,就必須提升圖表的分析能力。
  • 熟悉公式運用:物理科和數學科一樣,需要理解基本公式,並將其靈活運用於解題過程中。

2. 化學準備重點

  • 掌握化學基礎知識:化學鍵、化學反應和水溶液等內容,都是化學科必須掌握的核心重點。
  • 準備探究與實作:建立正確的科學精神與素養,考前定期關注自然時事議題,例如溫室效應、空氣及水汙染、能源與綠能等。
  • 加強複習實驗考題:必修化學中的萃取、蒸餾及 TLC(層析法)、溶解度測定、酸鹼指示劑、界面活性劑等實驗,皆為歷年必考重點,考生應熟悉各項實驗的原理和步驟,可親自操作或觀看實驗影片,幫助加深記憶與理解度。
  • 強化圖表分析能力:化學科同樣相當重視資料分析、邏輯推理能力,經常透過表格數據或柱狀圖提供解題線索。務必要留意圖表中座標軸的單位和意義,尤其是濃度轉換與速率常數。

3. 生物準備重點

  • 重視素養導向:生物科的題目變得更生活化,多以圖表或實驗內容呈現,且閱讀比重增加,題幹文字敘述較長。遇到此類型的題目,不妨先靜下心再往回看,答案的提示往往就藏在其中。
  • 留意素養題型:遺傳、植物向性及傾性、生態保育等內容很常出現在素養題型當中。
  • 熟讀生物基本概念:考生應掌握課堂上經常強調的基本內容。舉例來說,雖然新冠肺炎已不再是熱門時事,但病毒、疫苗等基礎概念仍可能會出現在考題內。
  • 留意實驗相關內容:生物科的實驗內容,包含顯微鏡使用、顯微測量技術和 DNA 粗萃取原理都需要特別留意。

4. 地科準備重點

  • 熟讀地科課本內容:地科是自然科中相對容易得分的科目,考生應熟讀課本內容,並深入了解其核心概念。
  • 練習地科歷屆試題:地科歷屆試題的變化幅度不大,只要勤加練習歷屆試題,熟悉各類圖表和數據題型的解讀方式,就能有效提升應試能力。

 

(五)學測社會科準備方法

1. 地理準備重點

  • 理解而非死背:避免利用死背的方式準備地理,只要釐清氣候和地形的形成原因,有很多內容其實不需要刻意記憶。
  • 整理圖表筆記:將需要記憶的課文內容整理成圖表,幫助吸收和理解概念。另外,也可記錄相似名詞的差異之處,例如空間分析、生態分析、區域複合體分析等。
  • 加強高一地理基礎:地理科的基礎關鍵在於高一上學期的技術地理與自然地理,以及高一下學期的人文地理,確實掌握這 3 大核心內容,才能為後續的應試打下穩固的根基。

2. 歷史準備重點

  • 加強重要知識點:台灣史、東亞史和世界史皆為歷史科的重要知識點,考生應掌握此 3 大主題的重點內容。
  • 培養情境判讀能力:從文字資料中判讀時代特徵,並找出對應的人物、事件或組織,是考生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。
  • 運用史學方法思考:運用史學思維來判斷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,例如以年代順序、地理環境或政治意識形態的角度進行推論。
  • 數據資料解析:練習解析史料數據,培養推論分析能力,並留意考題選項中的提示。
  • 練習史料閱讀:利用課本每章節末尾的附錄,練習摘取重點資訊,提升史料閱讀能力。

3. 公民準備重點

  • 加強跨科目的學習廣度:公民科常與地理、歷史整合出題,建議在複習時同步整理相關知識,學習如何從不同學科角度切入。
  • 熟悉非選擇題的命題方式:混合題組涵蓋表格填寫、勾選題、題文摘要等內容,未來這類題型會越來越常見。
  • 強化高層次認知能力:考生應著重培養資訊篩選和綜合判讀的能力,全面整合閱讀理解、圖表解析與資訊統整等技能。
  • 關注重大時事:國內外重大時事會在考題中反覆出現,例如烏俄戰爭、以巴衝突、關稅議題等,平時可多加留意國際新聞,並試著從公民、歷史與地理面向進行思考。

在學測最後衝刺期,記得要維持規律作息與適度休息,才能穩定發揮實力!也別忘了準備錯題筆記,幫助自己掌握常錯內容。翰林雲端學院提供學測總複習課程及跨科模擬試題,系統內可自動記錄錯題,讓考生針對學習弱點有效補強。  

支援個人題庫功能,學測總複習課程推薦翰林雲端學院!

 

四、學測複習線上課程推薦「翰林雲端學院」,讓你輕鬆搞定大學學測!

「翰林雲端學院」是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建的線上學習平台,該平台由教育技術核心團隊組成,並融合翰林出版社 65 年的教科書及參考書編撰經驗,將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知識內容與科技技術完美結合,為下一代獻上最優質的學習幫手。 翰林雲端學院擁有 e 評量、e 名師與 e 家教課程,課程內容年年更新,切合會考、學測的最新趨勢。我們的線上課程皆是邀請一流的補教師資錄製教學過程與編寫講義,同時規劃隨堂練習、名師派卷、個人題庫整理等功能,幫助各年齡層的學生高效學習。 ✨4 大學測總複習課程組合,推薦翰林雲端學院!

  • 學測一類總複習精選:該課程組合包含「文、法、商、管」相關領域所需的科目(國文、古文、作文、英文、數 A/數 B、地理、歷史、公民、社會科跨科模擬題),適合想報考語文、史地、法政、金融、傳播、藝術、教育等相關科系的學生。
  • 學測二類總複習精選:該課程組合涵蓋「理工、資訊、生物科技」相關領域所需的科目(國文、古文、作文、英文、數 A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、自然跨科模擬試題),適合目標為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工程、地球科學、生物(偏重分子生物)、基礎醫學(部分)、藥學(部分)等相關科系的學生。
  • 學測三類總複習精選:該課程組合囊括「醫學、牙醫、藥學」相關領域所需的科目(國文、古文、作文、英文、數 A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、地理、歷史、公民、自然跨科模擬試題、社會科跨科模擬題),適合有志挑戰醫學、牙醫、藥學、獸醫、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護理、公共衛生、生命科學、生物科技等相關科系的學生。
  • 學測數理總複習:該課程組合著重數理相關科目(含英文、數 A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、自然跨科模擬試題),適合對自然科學和數學有濃厚興趣,想報考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資訊科學、地球科學、生物/醫學/藥學(部分)等相關科系的學生。

 

各類組課程應有盡有,學測總複習課程推薦翰林雲端學院!

訂閱翰林雲端促銷活動電子報

您可以從電子郵件中得到我們最新的消息與資訊

訂閱服務確認

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,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

訂閱失敗

暫時無法接受訂閱,請稍候重新嘗試

推薦課程